黃耀五:深耕職業教育 堅守育人初心
時間:2022-09-16 09:07 來源:宣傳部
黃耀五,教授,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校長、銅仁市政府兼職督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任重慶第二財貿學校校長、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重慶資源與環境保護職業學院校長。曾獲得重慶市骨干校長、永川市名校長、重慶市教育系統先進個人、銅仁市第三批“市管專家”等榮譽。
他帶著數十年的職業教育理念,帶著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深厚情懷,來到銅仁市德江縣,不忘初心,繼續譜寫教育華彩樂章,甘當綠葉,繼續孕育桃李滿園芬芳。
他帶著數十年的職業教育理念,帶著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深厚情懷,來到銅仁市德江縣,不忘初心,繼續譜寫教育華彩樂章,甘當綠葉,繼續孕育桃李滿園芬芳。

辦好高校拓展城區
黃耀五任職的貴州工程職業學院,2015年經省政府批準建校以來,短短七年的成長時間,學校規模迅速擴大,開辦專業20余個,在校生達13000余人,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職教學子。學校成長的背后,是他帶領一個忠誠教育事業、兢兢業業、樂于奉獻的干部隊伍和教師團隊在負重前行、攻堅克難、改革創新。這樣的成績當然是值得驕傲的,但這份成績的取得卻來之不易,甚至是十分艱辛。
隨著西部大開發的深入和貴州省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德江這個位于黔東北的偏遠小城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德江縣委、縣政府深知,要發展,沒有人才是肯定不行的,最好最快的吸引人才的方法就是在德江辦一所高校,既能更快引進專業人才,又能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還能培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技能人才。
于是,德江縣政府與貴州西凱教育投資公司達成以建一個高校為引領,推動城南新區開發的政校企合作項目。但西凱集團善于教育投資,并不善于辦學。這個時候董事長趙澤輝首先想到了自己的老朋友,職教專家,重慶財經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黃耀五。他邀請黃耀五來貴州參觀考察、傳經授道,由此黃耀五與德江縣結下了不解的教育情誼。
在兩年多的籌設期,黃耀五攜重慶財經職業學院的幾位專家教授為校園規劃建設出謀劃策,他將自己數十年的職教經驗傾囊相授,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以地方政府為依托、校校合作的借力借智的辦學思路。在德江縣四大班子鼎力支持和銅仁職業技術學院的幫扶下,一所高校在德江縣域崛起并壯大。黃耀五團結帶領全校教職員工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重要貢獻。
可圈可點的是:使德江縣形成完整的教育體系;1萬多師生,貢獻人口凈流入;提供大約2000個就業崗位;為德江縣培養了350名基層工作人員,在脫貧攻堅一線做出了突出貢獻;學校近6個多億的建設和師生消費6個億,促進了經濟、拉動了消費、服務了發展。更可喜的是以高校牽引,36萬方“江與城”項目基本建成,建一個高校,興一片城區的愿景基本達成。

精細管理善謀善斷
黃耀五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在工作中站在前、沖在前、干在前,始終以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見葉知秋的敏銳直覺、未雨綢繆的憂患意識辦學治校。他始終強調,高校要堅持依法辦學,規范管理,提高治理的現代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貴州工程職業學院是貴州第五所、銅仁第一所、德江唯一一所民辦高校,當時主管部門在民辦高校的發展、規劃、管理等方面還缺少相應的制度和政策。學校的管理團隊、教學團隊更是一支年輕的隊伍,只能摸著石頭過河,緩慢發展。黃耀五擔任執行校長后,依據其數十年的職教經驗,借鑒重慶地區的先進做法,結合本土實際情況,研究出了一套科學前瞻、務實高效的管理辦法。
他強化依法辦學理念,以學校章程為核心,不斷完善治理體系,優化治理結構,提高治理效能。明確辦學指導思想、凝練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他倡導干部學哲學用哲學,以數據為抓手,通過提能力培訓、壓擔子鍛煉、嚴要求驅動,不斷增強干部的大數據意識,提高大數據的應用能力,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他狠抓教學質量不放松,不斷完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堅持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育人水平;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不斷改造傳統專業,調整拓展新專業;注重對外交流與合作,不斷加強政校企合作,擴大對外聯系和影響;積極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推進學校教學及管理的現代化建設。
一系列措施讓貴州工程職業學院迅速發展壯大,全校上下形成了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的良好局面。學校以獅子率隊的狠勁、燕子壘窩的恒勁、螞蟻啃骨頭的韌勁、老牛爬坡的拼勁成長為貴州地區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民辦高校。

擘畫未來爭創一流
近幾年,貴州的高職院校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出,自2015年后,貴州省政府共批準設立十余所高職院校,高校間的競爭可謂相當激烈。學校位于德江縣城,非省會非市區,地理區位不占優,民辦高校如何在這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黃耀五給出一個答案: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在其他方面我們不占優勢,那只能在專業、就業方面挖掘特色,找準定位。黃耀五通過調查研究發現,貴州的家長都希望孩子將來最好能找一份有編制有保障的工作,且貴州在醫療、衛生、教育等行業尚存大量的就業缺口。他說服學校董事會,加大在護理、藥學、學前教育等專業上的投入,購置先進的實訓設備,改善實驗實訓條件,引進專業人才,聯系就業實習單位,打造特色專業。同時貴州正處于大建設大發展時期,建筑、交通、電商等行業領域也缺乏專業人才,因此提出了以護理、藥學專業為代表的健康工程專業群為核心,建筑、交通、電商等相關專業群為支撐的專業群建設思路,深抓學校特色。“千難萬難、只要重視就不難;大路小路,只有行動才有出路”“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挑不動的‘千斤擔’,年輕人,就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勁不斷奮進”, 黃耀五經常跟年輕老師說。
學校順利完成了“十三五”規劃的目標和任務,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成為黔東北地區知名的民辦高職院校,為生態美、百姓富的多彩貴州作出了應有的貢獻。但是,學校未來怎么走?黃耀五帶領一班人,以百年高校的思維,以上臺階上水平的膽略,科學地制定了學校“十四五”事業發展規劃,提出了“創建特色鮮明、貴州一流、全國知名的民辦高職院校,爭創職業技術大學。”的目標任務。

終生職教育桃李,啟佑鄉邦情誼長。自詡為“一輩子只干了一件事——職業教育”的黃耀五,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他始終牢記教育初心,雖然已年近七旬,老驥伏櫪志不衰,始終保持著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敢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
他不遠千里來到銅仁德江,放棄了優渥的生活條件,拒絕了他校的高薪聘請,自己駕車往返于德江和重慶之間。為的不過是內心對教育事業的一腔赤忱,為的不過是把先進的職業教育理念、豐富的職教經驗帶到更需要的地方的滿懷情誼,他覺得一切都值得。憶起往事,他說這是他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今后,他定會一如既往,肩負責任,不斷推動貴州工程職業學院高質量發展,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終生奮斗,把余熱灑在黔東北這片生機盎然的熱土之上。(郜發磊 譚嬌)編輯/何乾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