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技能貴州”建設貢獻力量
時間:2022-03-31 16:48 來源:貴州日報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通過強化思想引領、加強協同聯動、深化教育教學、注重實踐養成、抓實“技能貴州”,將立德樹人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各環節,努力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三級聯動”強化立德樹人使命。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院系、教師、學生多層面、多形式、全覆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新時代抓好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力爭在辦學規模辦學質量上取得新成效,推動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努力建成職業本科,抓實“技能貴州”。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讓黨建工作強起來、職業教育考核評價活起來、職業教育發展氛圍濃起來,為全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四新”“四化”貢獻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力量。
“三個課堂”夯實“技能貴州”工程。聚焦高質量職業教育要求,加強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校內校外結合,構建突出教學實踐主課堂、占領網絡新課堂、用好社會大課堂的“三堂聯動”體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師生主動性積極性,著力打造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的特色與品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實施“一校一品牌、一院一特色、一課一精品”計劃;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利用校外教育資源,探索“勞模大講堂”和“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教育教學新模式。目前,學院已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村建設工匠、農民工全員培訓、企業在職員工培訓等累計達到10400余人次。開展各類職業技能鑒定和認定達到3767余人次,其中高級工900余人次,中級工1160余人次,初級工1700余人次;獲證人數為3568人,獲證率達到94.7%。
“三個維度”增強創新實踐本領。聚焦特色教育強省目標,堅持創新引領,培育創新精神,著力構建“有廣度、有溫度、有深度”的創新發展機制??偨Y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課堂教學革命;構建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實訓教學體系,全力推進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三段遞進”實踐模式;完善實訓、實習、設計等環節的實踐教學方案;建立有合作企業參與的實踐教學評價與監控機制,加強工學結合實踐項目建設,提升各級職業技能大賽水平;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通過結果評價、結論排名、建議反饋等形式,積極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完善“產教融合、共建共享、互兼互聘、過程共管、結果共評”合作育人機制。
“三業行動”助力學生充分就業。聚焦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方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持續開展“夯實學業、聚焦行業、提升就業”行動。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技能貴州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貴州省支持職業教育加快發展若干措施》,把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作為主攻方向,以弘揚大國工匠精神為抓手,以四個服務為宗旨,以民生就業為導向,緊緊圍繞全省“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目標和“四新”“四化”要求,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到2025年,專業總數控制在25個以內,至少3個專業符合《職業本科專業設置標準》,創辦1個本科專業,打造1-3個省級骨干專業,選取2-4個專業開展“1+X”證書試點。將現有專業優化為5個專業群,緊密結合貴州重點產業布局,重點建設建筑工程專業群。形成集群發展優勢,更好服務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地方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
(作者為貴州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三級聯動”強化立德樹人使命。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學校、院系、教師、學生多層面、多形式、全覆蓋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從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新時代抓好職業教育的重大意義。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力爭在辦學規模辦學質量上取得新成效,推動建設高水平職業院校,努力建成職業本科,抓實“技能貴州”。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領導,讓黨建工作強起來、職業教育考核評價活起來、職業教育發展氛圍濃起來,為全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四新”“四化”貢獻貴州工程職業學院力量。
“三個課堂”夯實“技能貴州”工程。聚焦高質量職業教育要求,加強課內課外、網上網下、校內校外結合,構建突出教學實踐主課堂、占領網絡新課堂、用好社會大課堂的“三堂聯動”體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師生主動性積極性,著力打造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的特色與品牌。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進一步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陣地意識,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積極實施“一校一品牌、一院一特色、一課一精品”計劃;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的現代化發展需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應用;利用校外教育資源,探索“勞模大講堂”和“大國工匠進校園”等教育教學新模式。目前,學院已開展農村致富帶頭人、農村建設工匠、農民工全員培訓、企業在職員工培訓等累計達到10400余人次。開展各類職業技能鑒定和認定達到3767余人次,其中高級工900余人次,中級工1160余人次,初級工1700余人次;獲證人數為3568人,獲證率達到94.7%。
“三個維度”增強創新實踐本領。聚焦特色教育強省目標,堅持創新引領,培育創新精神,著力構建“有廣度、有溫度、有深度”的創新發展機制??偨Y推廣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普及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教學方式,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推動課堂教學革命;構建工學結合、知行合一的實訓教學體系,全力推進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三段遞進”實踐模式;完善實訓、實習、設計等環節的實踐教學方案;建立有合作企業參與的實踐教學評價與監控機制,加強工學結合實踐項目建設,提升各級職業技能大賽水平;以行業企業用人標準為依據,通過結果評價、結論排名、建議反饋等形式,積極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完善“產教融合、共建共享、互兼互聘、過程共管、結果共評”合作育人機制。
“三業行動”助力學生充分就業。聚焦辦人民滿意的職業教育方向,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持續開展“夯實學業、聚焦行業、提升就業”行動。深入貫徹落實《教育部 貴州省人民政府關于建設技能貴州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和《貴州省支持職業教育加快發展若干措施》,把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作為主攻方向,以弘揚大國工匠精神為抓手,以四個服務為宗旨,以民生就業為導向,緊緊圍繞全省“奮力開創百姓富生態美多彩貴州新未來”目標和“四新”“四化”要求,深入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到2025年,專業總數控制在25個以內,至少3個專業符合《職業本科專業設置標準》,創辦1個本科專業,打造1-3個省級骨干專業,選取2-4個專業開展“1+X”證書試點。將現有專業優化為5個專業群,緊密結合貴州重點產業布局,重點建設建筑工程專業群。形成集群發展優勢,更好服務高水平高質量發展、更好滿足地方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
(作者為貴州工程職業學院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