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師資建設賦能“大思政課”——馬克思主義學院2025年秋季學期教師素質能力提升培訓綜述
時間:2025-09-01 15:36 來源:馬克思主義學院
一、培訓概況:六維聯動破痛點,精準施策強能力
本次培訓緊扣“深化理論認知、創新教學方法、強化實踐能力、涵養師德師風”四大核心目標,創新采用“以會代培+理論分享+實踐研討+跨院協同+集體備課+競技提升”六維聯動模式,精心設置教職工會議、理論深化與經驗分享、跨學科協同研討、教學示范與實踐、教學能力競技提升5大核心模塊。培訓直指當前思政課教學中“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學方法創新性不足、跨學科資源整合薄弱”等痛點問題,通過系統化、立體化設計,推動教師從“理論學習”向“能力轉化”深度跨越。
二、核心環節:多點發力筑根基,協同創新謀突破
(一)以會代培定方向,凝心聚力明任務
8月26日上午,學院以教職工會議拉開培訓序幕。黨支部書記/院長王東結合學校2025年工作要點,系統解讀秋季學期思政課教學重點任務,明確“強化價值引領、創新教學載體、深化實踐育人”三大工作方向;同時就培訓期間的紀律要求、成果轉化目標等作出細化安排,為后續培訓有序開展及學期教學工作落地見效提供清晰指引。

(二)跨院協同探路徑,同向同行育新人
26日下午,學院聯合護理學院在行政樓6樓會議室召開2025年秋季學期“紅匠工作坊”第1期活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專題集體備課會暨研討交流會。教務處處長曹韻絲出席并講話,強調跨學科協同對“大思政課”建設的重要意義;馬克思主義學院支部書記/院長王東作《思政與專業協同育人的實踐路徑》主題匯報。
會上,兩學院教師代表分別圍繞“思政課重難點突破設計”“護理專業課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案例”進行現場展示,重點圍繞“護理職業道德中的思政內涵”“護理糾紛案例中的法治教育與人文關懷”展開深度研討,最終明確“思政課程為護理專業課程思政提供理論支撐、護理專業為思政課程提供實踐場景”的協同育人方向,初步建立“資源共享、經驗互鑒、案例互通”的跨學科教學合作機制。

(三)紅色分享傳基因,經驗轉化促教學
27日上午,骨干教師陳竹、羅小霞圍繞暑期參加的“重走長征路、奮進新時代”沉浸式高校教師黨性教育培訓活動,分享紅色研學感悟與實踐經驗。二人結合“遵義會議精神”“長征精神”等紅色資源,詳細講解如何將革命歷史場景轉化為思政課教學案例、如何用紅色故事增強課堂感染力,為全體教師提供“紅色基因融入思政教學”的可復制、可推廣路徑。
(四)示范引領樹標桿,優質資源共分享
27日下午,優秀教師汪嬌、何婭潔開展示范課,兩位教師緊扣教學重難點,通過“案例剖析+小組研討+數據可視化”等方式,直觀呈現優質思政課堂的“構建邏輯、互動設計、思政元素滲透技巧”,為參訓教師提供可借鑒的課堂優化方案,推動優質教學資源在院內高效轉化共享。

(五)競技比拼展風采,以賽促學強本領
28日,學院舉辦全覆蓋式教師教學能力比賽,全體專職思政課教師全員參賽。評委團由學院領導、校內思政課骨干教師及教務處、人事處、督查處相關負責人共同組成,從“教學設計創新性、教學方法適用性、思政元素融入度、課堂互動效果”四大維度進行綜合評分。
比賽中,教師們緊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等核心內容,創新采用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方法設計教學方案,充分展現本次培訓的階段性成果。

(六)深耕理論強根基,涵養師德守初心
29日上午,院長、支部書記王東帶領全體教師集體重溫《新時代高校教師十項行為準則》,圍繞“師德師風底線要求、教育教學規范、言行示范責任”開展專題研討。全體教師紛紛表示深受啟發,一致承諾將以《十項行為準則》為根本遵循,把“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融入思政課教學全過程。

當日下午,學院組織開展“紅匠工作坊”第2期專題集體備課會,由《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研室主任汪嬌主持。全體教師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的豐富內涵與教學轉化”展開研討,進一步明確將地方發展實踐案例融入概論課教學的具體思路,推動理論教學與地方實踐深度結合。
三、培訓成效:四維提升見實效,賦能思政提質效
理論素養“深”起來:教師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的理解深度與闡釋能力顯著提升,能更精準把握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核心育人要求,理論教學的針對性、說服力進一步增強。
教學能力“強”起來:教師普遍熟練掌握案例教學、情境教學等現代教學方法及數字教學技術,可獨立設計互動性強、吸引力足的沉浸式課堂,實現思政元素與教學內容的有機融合、深度滲透。
協同機制“建”起來:與護理學院初步構建跨學科協同育人機制,形成“思政+專業”資源互補、經驗互鑒的合作格局,為“大思政課”建設提供跨學科支撐。
師德師風“優”起來:教師進一步強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自覺弘揚教育家精神,職業道德素養與育人情懷得到厚植,從教初心更加堅定。
四、后續安排:成果轉化促長效,持續賦能強隊伍
下一步,學院將系統梳理本次培訓的經驗做法與不足,重點推進三項工作:一是要求全體參訓教師結合培訓所學撰寫專題心得體會,形成“個人反思+教學改進方案”;二是將優秀教學案例、跨院協同經驗納入思政課教師教學資源庫,推動成果常態化應用;三是建立“培訓—實踐—反饋—提升”的長效機制,持續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專業化、規范化建設,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育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筑牢師資根基。
一審 | 羅小霞
二審 | 陳竹
三審 | 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