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申報公告
時間:2025-08-26 09:00 來源:教務處
各行政部門、二級學院:
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以下簡稱省哲社課題),是我省層次最高的哲學社會科學類研究課題,是衡量一個單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實力和貢獻度的重要依據,是體現一個單位哲學社會科學科研人員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為認真做好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以下簡稱年度課題)申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中共中央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堅持經世致用和自主探索相結合,堅持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鼓勵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充分發揮課題示范引導作用,推動支撐貴州發展、研究貴州現象、講好貴州故事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推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更好服務全省中心大局。
二、課題指南
(一)重點選題方向。課題指南包括100個重點選題方向,申請人可根據方向,按照聚焦重點問題、突出有限目標的原則設計具體選題、研究問題和內容,面向全國公開申報。
(二)學科與領域研究。申請人也可按照年度課題設置的24個學科門類和2個研究領域,尊重學術規律、把握學術前沿,自行設計選題,但選題表述要符合課題定位,突出問題導向、學科視角,科學嚴謹、簡明規范,一般不加副標題,不超過40個漢字(含標點符號),避免引起歧義或爭議,避免重復研究。學科與領域研究面向省內公開申報。同等條件下,申報1—100號重點選題方向的優先立項。
(三)支持圍繞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哲學社會科學重要基礎和前沿問題開展原創性研究,倡導基于貴州現象、貴州問題的基礎理論研究,鼓勵跨學科跨單位跨地區整合資源、組織研究隊伍開展綜合研究。
三、課題類別
本年度課題類別分為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課題和后期資助課題,申請人可結合自身資格條件、研究興趣、科研實力等選擇一類申報。其中,后期資助課題主要資助已基本完成(需完成80%以上),且達到本學科領域先進研究水平,但尚未出版的優秀學術成果。
為提高應用研究的時效性,今年首次針對一般課題中的應用研究開展預立項試點,預立項課題立項后,只下發預立項通知,不撥付資助經費。待課題成果通過審核驗收后,發放正式立項批文和結項證書,并根據成果鑒定等級確定資助經費。
四、課題要求
(一)研究期限。應用研究一般為1-2年,其中時效性較強的一般為1年;基礎研究一般為2-3年。
(二)資助額度。視課題類別、研究內容和任務等確定。分兩次撥付,立項時撥付立項資助經費,課題結項后再撥付剩余資助經費。其中,重大課題不高于20萬元/項、重點課題和后期資助課題不高于10萬元/項、一般課題和青年課題不高于6萬元/項。
(三)階段性成果要求(同等條件下,階段性成果完成數量較多者優先立項)
最終研究成果形式為論文集的,已被收錄在該論文集的論文不算作完成下列任務:
1.重大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肯定性批示;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且須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③以課題名義在AMI頂級、AMI權威或中科院SSCI/SCI一區來源期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CSSCI來源集刊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2篇以上(含),或有2篇以上(含)以課題名義發表的相關理論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⑤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⑥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重大或重點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2.重點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分管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且須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CSSCI來源集刊、中科院SSCI/SCI二區來源期刊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或有1篇以上(含)以課題名義發表的相關理論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⑤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⑥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重點或一般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3.一般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或重點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分管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研究成果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北大核心、AMI核心、中科院SSCI/SCI三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同時以課題名義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術期刊(至少7000字以上)、省級以上主要理論報刊或中科院SSCI/SCI四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
⑤以課題名義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術期刊(至少7000字)、省級以上主要理論報刊或中科院SSCI/SCI四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3篇以上(含);
⑥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⑦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一般或后期資助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4.青年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重點或一般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含)領導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研究成果提出的理論觀點、政策建議被地廳級以上實際工作部門采納吸收(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
④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⑤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四)最終研究成果形式和正文字數。最終研究成果形式包括專著、譯著、論文集、研究報告、工具書,其中專著、譯著、工具書正文字數15萬字以上;論文集篇數10篇以上(其中在省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3篇以上,且須標注“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XXXXX)”字樣),每篇字數4000字以上;研究報告正文字數6萬字以上。具體結項任務以申請書為準。
(五)其他要求。申報單位屬貴州省外的,其課題組成員須有1—2名正式受聘于貴州省省級社科研究機構(含黨校、社科院、高校、智庫等)的科研人員。
五、申報資格
(一)申報單位須具備的條件:①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②能夠履行科研和財務審計等管理職能;③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抓實全過程管理,并承諾信譽保證;④以兼職人員身份從所兼職單位申報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正式聘用關系的真實性,承擔課題管理職責并承諾信譽保證。
(二)申請人須具備的條件:①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②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③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學風優良,近五年內無不良科研記錄;④青年課題男性申請人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90年8月18日后出生),女性申請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85年8月18日后出生),課題組成員無年齡限制;⑤課題組成員不得多于6人,且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并簽字確認,否則視為違規申報;⑥全日制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得領銜申請,但可作為課題組成員。符合申報要求的在站博士后人員可申請,其中全脫產博士后須從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請,在職博士后可從所在工作單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請。
六、申報限定
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時間精力從事課題研究,促進多出優秀成果、優秀人才,特對本年度課題申報作如下限定:
(一)申請人同年度只能申請1個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年度課題的申請;在研省哲社課題的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1個課題申請。
(二)在研省哲社課題負責人,不得申報新的年度課題(須在2025年8月18日前規范提交結項材料,且結項證書落款日期須在本年度課題立項公示前)。
(三)不得通過變換責任單位回避前述(一)(二)條款之規定;不得將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報材料以不同申請人的名義提出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報材料向2類及以上基金項目(課題)提出申請;不得使用與已出版的內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提出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請2類及以上基金項目(課題)結項;不得以已獲省哲社課題資助的研究成果、已出版著作的修訂本或與申請人本人出版著作重復10%以上的成果等,申請本年度后期資助課題。
(四)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課題)有較大關聯的,須在《申請書》中詳細說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項目(課題)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
(五)凡以博士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本年度課題的,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課題與原論文(出站報告)的聯系和區別,并承諾在原論文(出站報告) 基礎上進行實質性修改,最終研究成果與原論文(出站報告)的重復比例不得超過60%。申請鑒定結項時須提交原論文(出站報告)原件。
(六)申請人以博士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本年度后期資助課題的,其論文或出站報告完成日期應為三年以上(答辯日期為2022年8月18日之前),并在原論文或出站報告基礎上進行實質性修改,且增刪、修改內容篇幅達到原論文或出站報告字數的40%以上。
(七)《申請書》中“課題設計論證”部分總字數原則上不超7000字;“研究基礎”部分前期相關代表性研究成果限報5項,與本課題無關的不得填寫,合作者需注明作者排序。
(八)立項后凡以本年度課題名義發表或出版階段性成果、最終成果,均須在顯著位置標注“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XXXX)”字樣。
(九)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本年度課題申請:
1.無相關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與所申請課題無關的。
2.選題不符合《課題指南》基本要求,或沒有重要研究價值的。
3.“課題設計論證”明顯簡單粗糙或存在抄襲情況的。
4.《申請書》填報內容(包括申請人或課題組成員的基本情況、前期成果等)不實、弄虛作假,或相關成果存在知識產權爭議的。
5.《活頁》中填寫作者姓名、單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稱、發表時間或刊期等的。
6.2022年8月18日以來,被終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省哲社課題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年度課題;2020年8月18日以來,被撤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省哲社課題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年度課題。
7.申報材料(含《申請書》《活頁》《匯總表》等)存在填寫(裝訂)錯誤、不完整、份數缺失、未簽字蓋章,以及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內容不一致等問題的。
8.申報單位不能履行科研、財務、審計管理職能的。
9.逾期未提交申報材料的。
10.其他不符合本年度課題申請資格條件的。
七、申報受理
本年度課題實行網絡申報,申請人在線申報的同時仍需提交紙質版《申請書》《活頁》各1份,并確保線上線下材料內容完全一致。
我辦不直接受理個人申報。無賬號的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注冊個人賬號,已有賬號的申請人直接登錄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管理平臺(https://gzpopss.todcy.cn),在線填寫相關信息、檢查無誤并點擊提交后可下載《申請書》《活頁》,打印簽字后提交至本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活頁》無需簽字)。符合申報條件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如無管理賬號,需提前申請開通,所需材料詳見本公告附件2。課題申報系統于2025年8月20日09:00至9月18日12:00開放,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再受理申報。有關申報系統及技術問題,具體如下。
2025年9月18日前交至科研處,逾期不予受理
(三)受理材料
簽字蓋章版《匯總表》1份(申報單位可在平臺下載后打印)、《申請書》《活頁》各1份,并按匯總表順序擺放。
(四)紙質版《申請書》《活頁》請用A3紙雙面印制、中縫裝訂,《活頁》夾在《申請書》中間,《申請書》需簽字蓋章。
八、誠信紀律
(一)申報工作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申請人須按照《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申請書》《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論證活頁》要求如實填寫有關內容,保證無知識產權爭議和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5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公開通報批評。凡在省哲社課題申報和評審過程中發現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規定作出處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二)獲準立項的《申請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在課題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本公告、《申請書》、《立項通知書》約定的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結項成果須與預期成果一致。發表或出版階段性研究成果須按程序報批,最終研究成果須先鑒定、后出版,擅自發表或出版課題研究成果視為自行終止資助協議。
九、工作要求
(一)各申報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壓實責任、綜合施策,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上陣、靠前指揮,分管領導要盯住具體事、把牢關鍵環節,科研管理部門要明確目標、精準發力,認真學習課題申報公告,熟練掌握申報政策,嚴格審核申報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真實性、課題組研究實力和必備條件等,并逐份簽署明確意見后按時上報。
(二)本《公告》未盡事宜,按《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黔宣發〔2018〕6號)、《貴州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規劃課題管理實施細則》(黔宣發〔2018〕7號)、《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經費管理辦法(試行)》(黔財教〔2019〕104號)、《關于進一步完善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及經費管理的通知》(黔社科規劃〔2024〕7號)和《申請書》有關條款執行。如有最新文件規定,按最新文件規定執行。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2025年8月26日
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以下簡稱省哲社課題),是我省層次最高的哲學社會科學類研究課題,是衡量一個單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實力和貢獻度的重要依據,是體現一個單位哲學社會科學科研人員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的重要指標。為認真做好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以下簡稱年度課題)申報工作,現就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中共中央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認真落實省第十三次黨代會和省委十三屆歷次全會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堅持經世致用和自主探索相結合,堅持以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堅持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并重,鼓勵開展跨學科綜合研究,充分發揮課題示范引導作用,推動支撐貴州發展、研究貴州現象、講好貴州故事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推進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構建,更好服務全省中心大局。
二、課題指南
(一)重點選題方向。課題指南包括100個重點選題方向,申請人可根據方向,按照聚焦重點問題、突出有限目標的原則設計具體選題、研究問題和內容,面向全國公開申報。
(二)學科與領域研究。申請人也可按照年度課題設置的24個學科門類和2個研究領域,尊重學術規律、把握學術前沿,自行設計選題,但選題表述要符合課題定位,突出問題導向、學科視角,科學嚴謹、簡明規范,一般不加副標題,不超過40個漢字(含標點符號),避免引起歧義或爭議,避免重復研究。學科與領域研究面向省內公開申報。同等條件下,申報1—100號重點選題方向的優先立項。
(三)支持圍繞貴州高質量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哲學社會科學重要基礎和前沿問題開展原創性研究,倡導基于貴州現象、貴州問題的基礎理論研究,鼓勵跨學科跨單位跨地區整合資源、組織研究隊伍開展綜合研究。
三、課題類別
本年度課題類別分為重大課題、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青年課題和后期資助課題,申請人可結合自身資格條件、研究興趣、科研實力等選擇一類申報。其中,后期資助課題主要資助已基本完成(需完成80%以上),且達到本學科領域先進研究水平,但尚未出版的優秀學術成果。
為提高應用研究的時效性,今年首次針對一般課題中的應用研究開展預立項試點,預立項課題立項后,只下發預立項通知,不撥付資助經費。待課題成果通過審核驗收后,發放正式立項批文和結項證書,并根據成果鑒定等級確定資助經費。
四、課題要求
(一)研究期限。應用研究一般為1-2年,其中時效性較強的一般為1年;基礎研究一般為2-3年。
(二)資助額度。視課題類別、研究內容和任務等確定。分兩次撥付,立項時撥付立項資助經費,課題結項后再撥付剩余資助經費。其中,重大課題不高于20萬元/項、重點課題和后期資助課題不高于10萬元/項、一般課題和青年課題不高于6萬元/項。
(三)階段性成果要求(同等條件下,階段性成果完成數量較多者優先立項)
最終研究成果形式為論文集的,已被收錄在該論文集的論文不算作完成下列任務:
1.重大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黨和國家領導同志肯定性批示;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且須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③以課題名義在AMI頂級、AMI權威或中科院SSCI/SCI一區來源期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CSSCI來源集刊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2篇以上(含),或有2篇以上(含)以課題名義發表的相關理論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⑤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
⑥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重大或重點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2.重點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分管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且須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CSSCI來源集刊、中科院SSCI/SCI二區來源期刊或《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或有1篇以上(含)以課題名義發表的相關理論文章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
⑤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⑥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重點或一般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3.一般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或重點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貴州省委省政府分管領導或中央有關部門分管同志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研究成果得到貴州省委省政府組成部門或中央有關部門司局認可采納(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取得一定的咨政、社會或經濟效益;
④以課題名義在CSSCI來源期刊(擴展版)、北大核心、AMI核心、中科院SSCI/SCI三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同時以課題名義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術期刊(至少7000字以上)、省級以上主要理論報刊或中科院SSCI/SCI四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1篇以上(含);
⑤以課題名義在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學術期刊(至少7000字)、省級以上主要理論報刊或中科院SSCI/SCI四區來源期刊上發表相關理論文章3篇以上(含);
⑥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
⑦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課題負責人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一般或后期資助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4.青年課題:至少完成下列研究任務之一
①完成重大、重點或一般課題研究任務之一的;
②呈報相關咨政報告獲得省部級以上(含)領導肯定性批示(圈閱除外);
③研究成果提出的理論觀點、政策建議被地廳級以上實際工作部門采納吸收(須提供部門的認可采納證明)。
④1篇以上(含)研究成果獲得省部級以上(含)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⑤在課題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以本課題選題(同一主題)申請國家級項目并獲立項1項以上(含);
(四)最終研究成果形式和正文字數。最終研究成果形式包括專著、譯著、論文集、研究報告、工具書,其中專著、譯著、工具書正文字數15萬字以上;論文集篇數10篇以上(其中在省級以上公開刊物發表3篇以上,且須標注“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成果(課題編號:XXXXX)”字樣),每篇字數4000字以上;研究報告正文字數6萬字以上。具體結項任務以申請書為準。
(五)其他要求。申報單位屬貴州省外的,其課題組成員須有1—2名正式受聘于貴州省省級社科研究機構(含黨校、社科院、高校、智庫等)的科研人員。
五、申報資格
(一)申報單位須具備的條件:①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②能夠履行科研和財務審計等管理職能;③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抓實全過程管理,并承諾信譽保證;④以兼職人員身份從所兼職單位申報的,兼職單位須審核兼職人員正式聘用關系的真實性,承擔課題管理職責并承諾信譽保證。
(二)申請人須具備的條件:①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②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③在相關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學風優良,近五年內無不良科研記錄;④青年課題男性申請人年齡不超過35周歲(1990年8月18日后出生),女性申請人年齡不超過40周歲(1985年8月18日后出生),課題組成員無年齡限制;⑤課題組成員不得多于6人,且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并簽字確認,否則視為違規申報;⑥全日制在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不得領銜申請,但可作為課題組成員。符合申報要求的在站博士后人員可申請,其中全脫產博士后須從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請,在職博士后可從所在工作單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請。
六、申報限定
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復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時間精力從事課題研究,促進多出優秀成果、優秀人才,特對本年度課題申報作如下限定:
(一)申請人同年度只能申請1個課題,且不能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年度課題的申請;在研省哲社課題的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1個課題申請。
(二)在研省哲社課題負責人,不得申報新的年度課題(須在2025年8月18日前規范提交結項材料,且結項證書落款日期須在本年度課題立項公示前)。
(三)不得通過變換責任單位回避前述(一)(二)條款之規定;不得將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報材料以不同申請人的名義提出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報材料向2類及以上基金項目(課題)提出申請;不得使用與已出版的內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提出申請;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請2類及以上基金項目(課題)結項;不得以已獲省哲社課題資助的研究成果、已出版著作的修訂本或與申請人本人出版著作重復10%以上的成果等,申請本年度后期資助課題。
(四)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項目(課題)有較大關聯的,須在《申請書》中詳細說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項目(課題)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
(五)凡以博士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本年度課題的,須在《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課題與原論文(出站報告)的聯系和區別,并承諾在原論文(出站報告) 基礎上進行實質性修改,最終研究成果與原論文(出站報告)的重復比例不得超過60%。申請鑒定結項時須提交原論文(出站報告)原件。
(六)申請人以博士論文或博士后出站報告為基礎申報本年度后期資助課題的,其論文或出站報告完成日期應為三年以上(答辯日期為2022年8月18日之前),并在原論文或出站報告基礎上進行實質性修改,且增刪、修改內容篇幅達到原論文或出站報告字數的40%以上。
(七)《申請書》中“課題設計論證”部分總字數原則上不超7000字;“研究基礎”部分前期相關代表性研究成果限報5項,與本課題無關的不得填寫,合作者需注明作者排序。
(八)立項后凡以本年度課題名義發表或出版階段性成果、最終成果,均須在顯著位置標注“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XXXXX)”字樣。
(九)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本年度課題申請:
1.無相關前期研究成果或前期研究成果與所申請課題無關的。
2.選題不符合《課題指南》基本要求,或沒有重要研究價值的。
3.“課題設計論證”明顯簡單粗糙或存在抄襲情況的。
4.《申請書》填報內容(包括申請人或課題組成員的基本情況、前期成果等)不實、弄虛作假,或相關成果存在知識產權爭議的。
5.《活頁》中填寫作者姓名、單位、刊物或出版社名稱、發表時間或刊期等的。
6.2022年8月18日以來,被終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省哲社課題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年度課題;2020年8月18日以來,被撤銷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或省哲社課題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年度課題。
7.申報材料(含《申請書》《活頁》《匯總表》等)存在填寫(裝訂)錯誤、不完整、份數缺失、未簽字蓋章,以及紙質版和電子版材料內容不一致等問題的。
8.申報單位不能履行科研、財務、審計管理職能的。
9.逾期未提交申報材料的。
10.其他不符合本年度課題申請資格條件的。
七、申報受理
本年度課題實行網絡申報,申請人在線申報的同時仍需提交紙質版《申請書》《活頁》各1份,并確保線上線下材料內容完全一致。
我辦不直接受理個人申報。無賬號的申請人需按要求填寫相關信息注冊個人賬號,已有賬號的申請人直接登錄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管理平臺(https://gzpopss.todcy.cn),在線填寫相關信息、檢查無誤并點擊提交后可下載《申請書》《活頁》,打印簽字后提交至本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活頁》無需簽字)。符合申報條件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如無管理賬號,需提前申請開通,所需材料詳見本公告附件2。課題申報系統于2025年8月20日09:00至9月18日12:00開放,逾期系統自動關閉,不再受理申報。有關申報系統及技術問題,具體如下。
2025年9月18日前交至科研處,逾期不予受理
(三)受理材料
簽字蓋章版《匯總表》1份(申報單位可在平臺下載后打印)、《申請書》《活頁》各1份,并按匯總表順序擺放。
(四)紙質版《申請書》《活頁》請用A3紙雙面印制、中縫裝訂,《活頁》夾在《申請書》中間,《申請書》需簽字蓋章。
八、誠信紀律
(一)申報工作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申請人須按照《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申請書》《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論證活頁》要求如實填寫有關內容,保證無知識產權爭議和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的行為。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等行為的,一經發現查實,取消5年申報資格;如獲立項即予撤項并公開通報批評。凡在省哲社課題申報和評審過程中發現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規定作出處理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二)獲準立項的《申請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在課題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本公告、《申請書》、《立項通知書》約定的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結項成果須與預期成果一致。發表或出版階段性研究成果須按程序報批,最終研究成果須先鑒定、后出版,擅自發表或出版課題研究成果視為自行終止資助協議。
九、工作要求
(一)各申報單位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突出重點、壓實責任、綜合施策,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上陣、靠前指揮,分管領導要盯住具體事、把牢關鍵環節,科研管理部門要明確目標、精準發力,認真學習課題申報公告,熟練掌握申報政策,嚴格審核申報資格、前期研究成果真實性、課題組研究實力和必備條件等,并逐份簽署明確意見后按時上報。
(二)本《公告》未盡事宜,按《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管理辦法》(黔宣發〔2018〕6號)、《貴州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省社科規劃課題管理實施細則》(黔宣發〔2018〕7號)、《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經費管理辦法(試行)》(黔財教〔2019〕104號)、《關于進一步完善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及經費管理的通知》(黔社科規劃〔2024〕7號)和《申請書》有關條款執行。如有最新文件規定,按最新文件規定執行。
![]() |
附件;貴州省2025年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年度課題指南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2025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