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25年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時間:2025-08-01 16:22 來源:教務處
各行政部門、二級學院: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思政課建設與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同步推進”的重要指示,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與成果應用,持續提升我省思政教師隊伍黨的理論素養和思政教育教學能力,省教育廳決定開展“2025年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工作。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 、申報對象
本次課題申報分“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兩個部分,申報者均要求為貴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宣傳部、團委及學工部<處>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二 、選題范圍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等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聚焦當前貴州省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索黨的創新理論的應用路徑和思政課建設的新模式。課題申請人應根據《選題方向》(附件1)列出的范圍,結合自身學術專長和研究基礎自行選題申報。
三、課題形式
(一)課題類別
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兩大主題,分為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自籌課題三種類別。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需參與公開申報,由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自籌課題由各高校組織申報和評審。
1.重點課題
重點課題針對思政教育教學領域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設立,其研究成果應用價值較大、適用范圍較廣。重點課題的主持人要求具有副高級(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 稱,或具有博士學位。
2.一般課題
一般課題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具體問題,其研究成果注重針對性、應用性和實效性。 一般課題主持人要求具有中級(含)以上職稱。
3.自籌課題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涉及面較廣,鼓勵一些研究者自主籌集經費參與到相關領域的研究之中,為我省思想政治教 育教學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自籌課題主持人的職稱不受限制。
(二)立項數量及資助額度
重點課題立項10項,每項資助4萬元;一般課題立項 30項,每項資助2萬元;自籌課題由各高校擇優立項,經費 由課題組自行籌集。
(三)課題研究期限
課題研究截止日期為2025年12月5日,自立項通知下 達之日起算,以省教育廳立項通知時間為準。
(四)課題經費管理
教育廳組織專家對課題主持人提交的結題成果進行評 審,同意結題的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由課題負責人于12月24日之前按照相關財務管理要求到省教育廳報銷課題經費。作撤項處理的課題不予報銷經費。
四、課題申報要求和限制
(一)申報要求
1.課題側重于應用,重在解決貴州各類學校思政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純理論探討的研究不在本次申報之列。研究成果要能夠解決貴州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痛點、難點和堵 點 。
2.課題主持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各項管理規定。
(2)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具有獨立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3)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或思政課建設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近五年內無不良科研記錄。
(二)課題申報限制
1.申報數量限制。“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類:本科院校每校限報10項(含重點和一般),高職高專院校每校限報3項(含重點和一般)。“思政課建設”類:本科院校每校 限報10項(含重點和一般),高職高專院校每校限報3項(含重點和一般),自籌課題由各高校擇優立項后報教育廳核準備案 。
2.課題申請人只能申請1個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2 個課題,鼓勵跨校、跨單位合作申報。課題組成員不得多于5人,且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并簽字確認,否則視為違規申報。
3.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課題有較大關聯度的,須在《申請書》或《匯總表》中詳細說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課題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
4.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課題申請:
(1)選題不符合本此次申報通知基本要求的;
(2)“課題設計論證”簡單粗糙或抄襲他人《申報書》的;
(3)《申請書》填報內容(包括申請人或課題組成員的 基本情況、前期成果等)不實、弄虛作假,或相關成果存在知識產權爭議的;
(4)近三年以來,被終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負責人、被撤銷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的負責人、被撤銷貴州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次課題;
(5)申報材料(含《申報書》《匯總表》等)存在填寫 (裝訂)錯誤、不完整、份數缺失、未簽字蓋章,以及紙質版和電子版內容不一致等問題的;
(6)其他不符合本課題申請資格條件的情形。
五、誠信紀律
(一)申報工作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申請人須如實填寫有關內容,保證無知識產權爭議和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等問題。申請人所在單位要對申請人、課題組成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以及有關報送材料等進行審查把關,凡存在弄虛作假、重復申報、抄襲 剽竊等違規違紀行為的, 一律取消申報資格。凡是在申報和評審過程中存在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規定作出處理 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二)獲準立項后,立項的《申報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課題主持人在課題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課題管理合同約定的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結題成果原則上須與申請書預期成果一致。
(三)課題主持人不得填報待發表的成果,填報的研究 成果應能夠在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知名學術網站查詢到。填報不實或填報待發表的研究成果,屬科研失信行為,一經查實,將按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凡以本課題名義發表階段性成果或最終成果,不得同時標注其他基金項目(課題)資 助字樣。
(四)課題組須在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完成研究任務并提請結題,不接受延期申請。到期未提請結題或未通過結題 審核的,將作撤項處理。作撤項處理的課題,不予報銷任何 經 費 。
六、申報受理
申報材料須經申報人所在單位受理并統一報送,不接受個人申報。課題申報人所在單位需要同時提交紙質版和電子版申報材料,并確保紙質版、電子版申報材料內容完全一致。課題申報人所在單位需及時將相關材料送至省教育廳, 逾期或不按規定報送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一)申報要求
課題由貴州省教育廳思政處組織申報,由申報人所在單位報送申請書和申報匯總表。
1.受理截止時間
2025年7月30日至8月15日
2.現場受理
各高校將加蓋本單位公章的課題申請書、課題申報匯總表的紙質版報送至貴州省教育廳1421辦公室,電子版拷貝給相關工作人員。
(二)受理材料
1.紙質版材料
(1)《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書》 (見附件2) 一 式8份,以學校為單位提交;
(2)《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匯總表》(見附件3)一 式1份,以學校為單位提交。
2.電子版材料
(1)《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書》(文件以申報單位命名,內部按照 課題負責人名字+申報的樣式書命名);
(2)《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 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匯總表》(以申報單位名稱+匯總表命名)。
(三)《申報書》打印要求
《申報書》統 一用A3紙雙面印制。電子版材料統一采用Word版文件格式。
七、結項要求
結題成果包括咨政報告和調查報告等類別。
(一)咨政報告
以咨政報告結題的,須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 (重點課題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3項以上、一般課 題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2項以上,自籌課題獲省部 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1項以上)。
(二)調查報告
以調查報告結題的,要開展深入調查,在全面把握貴州思政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作出深度剖析,要有典型性案例分析,重點課題的調查報告不少于10萬字,一般課題 的調研報告不少于5萬字,自籌課題的調查報告不少于2.5 萬字(調查報告的查重率需控制在10%以內)。
無論是咨政報告還是調查報告,均要緊密結合貴州思政教育教學實際來開展研究,能夠為推動貴州思政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申請結題時,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除提交相應的咨政報告或調查報告外,還需提交不少于1.5萬字的總結性報告。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對成果數量和質量(成果被相關部門實際采用的情況、社會影響、社會效益等)進行認真審查,以確定是否予以結題及結題檔次。自籌課題在提交決策咨政或調查報告的同時,還需提交不少于1萬字的總結性報告,由各高校組織專家對結題成果進行鑒定,并將結題情況報教育廳核準備案。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科研處
2025年8月1日
一 、申報對象
本次課題申報分“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兩個部分,申報者均要求為貴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員(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以及宣傳部、團委及學工部<處>等部門的工作人員)。
二 、選題范圍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三中全會等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價值取向和學術導向,聚焦當前貴州省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的重點、難點問題,探索黨的創新理論的應用路徑和思政課建設的新模式。課題申請人應根據《選題方向》(附件1)列出的范圍,結合自身學術專長和研究基礎自行選題申報。
三、課題形式
(一)課題類別
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兩大主題,分為重點課題、一般課題和自籌課題三種類別。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需參與公開申報,由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自籌課題由各高校組織申報和評審。
1.重點課題
重點課題針對思政教育教學領域亟需解決的重大現實問題設立,其研究成果應用價值較大、適用范圍較廣。重點課題的主持人要求具有副高級(副教授、副研究員)以上職 稱,或具有博士學位。
2.一般課題
一般課題聚焦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具體問題,其研究成果注重針對性、應用性和實效性。 一般課題主持人要求具有中級(含)以上職稱。
3.自籌課題
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涉及面較廣,鼓勵一些研究者自主籌集經費參與到相關領域的研究之中,為我省思想政治教 育教學提供更多的參考意見。自籌課題主持人的職稱不受限制。
(二)立項數量及資助額度
重點課題立項10項,每項資助4萬元;一般課題立項 30項,每項資助2萬元;自籌課題由各高校擇優立項,經費 由課題組自行籌集。
(三)課題研究期限
課題研究截止日期為2025年12月5日,自立項通知下 達之日起算,以省教育廳立項通知時間為準。
(四)課題經費管理
教育廳組織專家對課題主持人提交的結題成果進行評 審,同意結題的重點課題和一般課題,由課題負責人于12月24日之前按照相關財務管理要求到省教育廳報銷課題經費。作撤項處理的課題不予報銷經費。
四、課題申報要求和限制
(一)申報要求
1.課題側重于應用,重在解決貴州各類學校思政教育教學中遇到的難題,純理論探討的研究不在本次申報之列。研究成果要能夠解決貴州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痛點、難點和堵 點 。
2.課題主持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法律,遵守貴州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各項管理規定。
(2)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具有獨立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能夠承擔實質性研究工作。
(3)在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或思政課建設相關領域具有一定的學術造詣和科研經驗,社會責任感強,近五年內無不良科研記錄。
(二)課題申報限制
1.申報數量限制。“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類:本科院校每校限報10項(含重點和一般),高職高專院校每校限報3項(含重點和一般)。“思政課建設”類:本科院校每校 限報10項(含重點和一般),高職高專院校每校限報3項(含重點和一般),自籌課題由各高校擇優立項后報教育廳核準備案 。
2.課題申請人只能申請1個課題,課題組成員最多參與2 個課題,鼓勵跨校、跨單位合作申報。課題組成員不得多于5人,且須征得其本人同意并簽字確認,否則視為違規申報。
3.凡在內容上與在研或已結項的各級各類課題有較大關聯度的,須在《申請書》或《匯總表》中詳細說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課題的聯系和區別,否則視為重復申請。
4.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課題申請:
(1)選題不符合本此次申報通知基本要求的;
(2)“課題設計論證”簡單粗糙或抄襲他人《申報書》的;
(3)《申請書》填報內容(包括申請人或課題組成員的 基本情況、前期成果等)不實、弄虛作假,或相關成果存在知識產權爭議的;
(4)近三年以來,被終止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負責人、被撤銷貴州省社科規劃課題的負責人、被撤銷貴州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的負責人,不得領銜或參與申請本次課題;
(5)申報材料(含《申報書》《匯總表》等)存在填寫 (裝訂)錯誤、不完整、份數缺失、未簽字蓋章,以及紙質版和電子版內容不一致等問題的;
(6)其他不符合本課題申請資格條件的情形。
五、誠信紀律
(一)申報工作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申請人須如實填寫有關內容,保證無知識產權爭議和違背科研誠信要求等問題。申請人所在單位要對申請人、課題組成員的政治和業務素質以及有關報送材料等進行審查把關,凡存在弄虛作假、重復申報、抄襲 剽竊等違規違紀行為的, 一律取消申報資格。凡是在申報和評審過程中存在嚴重違規違紀行為的,除按規定作出處理 外,均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記錄。
(二)獲準立項后,立項的《申報書》視為具有約束力的資助合同文本,課題主持人在課題執行期間要遵守相關承諾,履行課題管理合同約定的義務,按期完成研究任務,結題成果原則上須與申請書預期成果一致。
(三)課題主持人不得填報待發表的成果,填報的研究 成果應能夠在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知名學術網站查詢到。填報不實或填報待發表的研究成果,屬科研失信行為,一經查實,將按有關規定作出處理。凡以本課題名義發表階段性成果或最終成果,不得同時標注其他基金項目(課題)資 助字樣。
(四)課題組須在研究期限截止日期前完成研究任務并提請結題,不接受延期申請。到期未提請結題或未通過結題 審核的,將作撤項處理。作撤項處理的課題,不予報銷任何 經 費 。
六、申報受理
申報材料須經申報人所在單位受理并統一報送,不接受個人申報。課題申報人所在單位需要同時提交紙質版和電子版申報材料,并確保紙質版、電子版申報材料內容完全一致。課題申報人所在單位需及時將相關材料送至省教育廳, 逾期或不按規定報送的申報材料,一律不予受理。
(一)申報要求
課題由貴州省教育廳思政處組織申報,由申報人所在單位報送申請書和申報匯總表。
1.受理截止時間
2025年7月30日至8月15日
2.現場受理
各高校將加蓋本單位公章的課題申請書、課題申報匯總表的紙質版報送至貴州省教育廳1421辦公室,電子版拷貝給相關工作人員。
(二)受理材料
1.紙質版材料
(1)《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書》 (見附件2) 一 式8份,以學校為單位提交;
(2)《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匯總表》(見附件3)一 式1份,以學校為單位提交。
2.電子版材料
(1)《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書》(文件以申報單位命名,內部按照 課題負責人名字+申報的樣式書命名);
(2)《2025年貴州省教育廳“黨的創新理論研究闡釋和 思政課建設”課題申報匯總表》(以申報單位名稱+匯總表命名)。
(三)《申報書》打印要求
《申報書》統 一用A3紙雙面印制。電子版材料統一采用Word版文件格式。
七、結項要求
結題成果包括咨政報告和調查報告等類別。
(一)咨政報告
以咨政報告結題的,須獲得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 (重點課題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3項以上、一般課 題獲省部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2項以上,自籌課題獲省部 級以上領導肯定性批示1項以上)。
(二)調查報告
以調查報告結題的,要開展深入調查,在全面把握貴州思政教育教學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作出深度剖析,要有典型性案例分析,重點課題的調查報告不少于10萬字,一般課題 的調研報告不少于5萬字,自籌課題的調查報告不少于2.5 萬字(調查報告的查重率需控制在10%以內)。
無論是咨政報告還是調查報告,均要緊密結合貴州思政教育教學實際來開展研究,能夠為推動貴州思政教育教學的改革發展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
申請結題時,重點課題、一般課題除提交相應的咨政報告或調查報告外,還需提交不少于1.5萬字的總結性報告。省教育廳將組織專家,對成果數量和質量(成果被相關部門實際采用的情況、社會影響、社會效益等)進行認真審查,以確定是否予以結題及結題檔次。自籌課題在提交決策咨政或調查報告的同時,還需提交不少于1萬字的總結性報告,由各高校組織專家對結題成果進行鑒定,并將結題情況報教育廳核準備案。
![]() |
附件1.選題方向 |
![]() |
附件2.課題申報書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 科研處
2025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