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舉辦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的通知
時間:2024-09-05 09:22 來源:教務處
各行政部門、二級學院: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認真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全省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2%以上,加快縮小與全國的差距,有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經省科協、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研究,決定舉辦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科普點亮生活創新引領未來
二、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貴州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貴州省科學技術廳、貴州省生態環境廳。
承辦單位:貴州省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
三、參賽對象
凡熱愛科普事業和樂于科普推廣的科研人員、科普作者、科技愛好者、社會團體、學生等均可參賽,比賽分為職業組和學校組。
1.職業組
從事相關專業的企事業單位,高校院所或個人等;參賽形式為個人或團隊。每個人或團隊只能選擇一種方式參賽,且每個參賽者只能參與一件提交作品。團隊作品其成員最多不得超過5人,其中一人擔任隊長,未填寫隊長自動按第一順位排序。每一件作品必須由同一單位參賽者完成,同一單位提交的作品需填寫匯總表并加蓋公章。所有作品信息均以郵件報送為準,后期不得增加主創人員或調整排名順序。
2.學校組
全省在校學生(中小學、大學、研究生等);參賽形式為個人或團隊。每個人或團隊只能選擇一種方式參賽,且每個參賽者只能參與一件提交作品。團隊作品其成員最多不得超過5人,其中一人為指導教師或隊長。每一件作品必須由同一單位參賽者完成,同一單位提交的作品需填寫匯總表并加蓋公章。所有作品信息均以郵件報送為準,后期不得增加主創人員或調整排名順序。
四、作品要求
1.內容要求
(1)參賽作品要主題鮮明,積極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不涉及商業宣傳。參賽作品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不涉及色情、暴力、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保密等內容,不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相抵觸。
(2)參賽作品應圍繞醫學衛生、應急避險、農業科學、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等領域的科普知識進行創作,內容要科學、準確、通俗易懂、富有創意。
(3)作品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
(4)作品體裁不限,鼓勵創新形式,畫面清晰,內容短而精,作品能科學、完整地表達主題思想,兼具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藝術性、趣味性等,在制作過程中可以更多融入讓人樂于接受的互聯網元素。
(5)本次短視頻大賽的參賽作品必須確保真實性和原創性,參賽者應保證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所有拍攝素材、拍攝環境,拍攝人員等相關信息應保留以備隨時調閱。
2.時間要求
參賽作品應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拍攝制作完成的原創科普短視頻作品。
3.其他要求
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作品版權歸參賽者本人所有,主辦單位擁有作品發表、展示、出版、宣傳的權利。凡選送作品參加本次比賽的作者,主辦單位均視為同意本大賽規則。參賽作品如不符合參賽規則要求,取消參賽資格。參賽作品須保證是公開且不涉密,或須做脫密處理。因作品引發的泄密問題,由參賽選手承擔責任。參賽作品一律不得出現任何剪輯軟件、播放器、創作單位以及參賽個人(團隊)等標識。同一單位(獨立法人單位)的所有參賽作品需按照參賽作品要求審核后,將符合要求的作品排序后統一提交;社會自由職業參賽者統一交由各市(州)科協按照評審標準審核后,將評審后作品統一提交(市州聯系方式見賽事網站)。同一單位原則上上報作品不超過20件。已獲獎作品不得參加此次比賽。
五、參賽方式
1.作品提交內容:
(1)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登記表(掃描版和word版)。
(2)參賽作品:作品格式須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時長不超過3分鐘。單個視頻大小為200—300M之間。
(3)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作品匯總表,由組織單位對推薦作品排序,文件蓋章報送掃描版和word版,以“單位命名”。
2.作品提交形式:
參賽作品以電子稿件形式投稿為主,文件命名為“組別+作品名稱”。作品材料用壓縮包形式投稿到電子郵箱:2579354310mqq.com,郵件標題請注明“貴州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所屬市(州)+單位名稱+聯系方式”。壓縮包內含:大賽登記表、大賽作品匯總表、參賽作品。
3.組別為:職業組、學校組。
類別為:醫學衛生、應急避險、農業科學、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等。
4.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10月24日。
六、時間安排
1.活動宣傳啟動(2024年8月)
根據大賽的目標和預期效果,在此期間制定詳細的宣傳計劃,進行全面而有力的宣傳工作。廣泛印發大賽活動通知,通過運用多種媒體渠道,傳播大賽信息,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2.規則解讀+科普短視頻培訓(2024年8月)
為幫助參賽者更好地理解大賽要求、掌握短視頻制作技巧,將組織科普短視頻沙龍培訓活動,幫助參賽者學習如何構思策劃、拍攝視頻,進行后期剪輯和數據分析等關鍵技能。
3.作品征集(2024年10月31日前)
向社會公開征集參賽作品,參賽者需在此日期前按要求提交自己的作品。作品內容需以科普知識為主,科學準確、積極向上、主題鮮明,富有創意。鼓勵各市(州)根據情況組織區域賽。
4.作品評選(2024年12月前)
制定詳細的評審標準,涵蓋科學性、大眾性、藝術性、技術性等多個維度。邀請科普、教育、媒體等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團,包括科普專家、行業學者、媒體人士等,確保評審的專業性、公正性和多元性,設計公正、透明的評審流程,組織專家進行資格審查把關、評審、確定獲獎作品。
(1)參賽作品獎:按組別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獎若干名,并頒發證書。
(2)優秀組織獎:向大賽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頒發優秀組織獎牌匾。
5.頒獎儀式(時間待定)
舉辦頒獎儀式,發布獲獎作品,并適時在各相關媒體平臺對獲獎作品進行展播。
6.作品展播(時間待定)
對征集到的符合條件的作品,通過各相關媒體平臺(“科普貴州”抖音號,科普中國貴州版等)對獲獎作品進行展播。
聯系人:張璐芳(18886308073)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科研處
2024年9月5日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普和科學素質建設的重要論述,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科學精神為主線,以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為重點,認真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強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進一步推動新時代全省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力爭到2025年全省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2%以上,加快縮小與全國的差距,有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貴州實踐。經省科協、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衛生健康委、省科技廳、省生態環境廳研究,決定舉辦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大賽主題
科普點亮生活創新引領未來
二、舉辦單位
主辦單位:貴州省科學技術協會、中共貴州省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貴州省教育廳、貴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貴州省科學技術廳、貴州省生態環境廳。
承辦單位:貴州省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
三、參賽對象
凡熱愛科普事業和樂于科普推廣的科研人員、科普作者、科技愛好者、社會團體、學生等均可參賽,比賽分為職業組和學校組。
1.職業組
從事相關專業的企事業單位,高校院所或個人等;參賽形式為個人或團隊。每個人或團隊只能選擇一種方式參賽,且每個參賽者只能參與一件提交作品。團隊作品其成員最多不得超過5人,其中一人擔任隊長,未填寫隊長自動按第一順位排序。每一件作品必須由同一單位參賽者完成,同一單位提交的作品需填寫匯總表并加蓋公章。所有作品信息均以郵件報送為準,后期不得增加主創人員或調整排名順序。
2.學校組
全省在校學生(中小學、大學、研究生等);參賽形式為個人或團隊。每個人或團隊只能選擇一種方式參賽,且每個參賽者只能參與一件提交作品。團隊作品其成員最多不得超過5人,其中一人為指導教師或隊長。每一件作品必須由同一單位參賽者完成,同一單位提交的作品需填寫匯總表并加蓋公章。所有作品信息均以郵件報送為準,后期不得增加主創人員或調整排名順序。
四、作品要求
1.內容要求
(1)參賽作品要主題鮮明,積極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不涉及商業宣傳。參賽作品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不涉及色情、暴力、種族歧視、性別歧視、保密等內容,不得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相抵觸。
(2)參賽作品應圍繞醫學衛生、應急避險、農業科學、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等領域的科普知識進行創作,內容要科學、準確、通俗易懂、富有創意。
(3)作品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
(4)作品體裁不限,鼓勵創新形式,畫面清晰,內容短而精,作品能科學、完整地表達主題思想,兼具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藝術性、趣味性等,在制作過程中可以更多融入讓人樂于接受的互聯網元素。
(5)本次短視頻大賽的參賽作品必須確保真實性和原創性,參賽者應保證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等合法權益。所有拍攝素材、拍攝環境,拍攝人員等相關信息應保留以備隨時調閱。
2.時間要求
參賽作品應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期間拍攝制作完成的原創科普短視頻作品。
3.其他要求
本次大賽不收取任何費用。作品版權歸參賽者本人所有,主辦單位擁有作品發表、展示、出版、宣傳的權利。凡選送作品參加本次比賽的作者,主辦單位均視為同意本大賽規則。參賽作品如不符合參賽規則要求,取消參賽資格。參賽作品須保證是公開且不涉密,或須做脫密處理。因作品引發的泄密問題,由參賽選手承擔責任。參賽作品一律不得出現任何剪輯軟件、播放器、創作單位以及參賽個人(團隊)等標識。同一單位(獨立法人單位)的所有參賽作品需按照參賽作品要求審核后,將符合要求的作品排序后統一提交;社會自由職業參賽者統一交由各市(州)科協按照評審標準審核后,將評審后作品統一提交(市州聯系方式見賽事網站)。同一單位原則上上報作品不超過20件。已獲獎作品不得參加此次比賽。
五、參賽方式
1.作品提交內容:
(1)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登記表(掃描版和word版)。
(2)參賽作品:作品格式須為MOV、MP4等格式1080P高清影像,時長不超過3分鐘。單個視頻大小為200—300M之間。
(3)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作品匯總表,由組織單位對推薦作品排序,文件蓋章報送掃描版和word版,以“單位命名”。
2.作品提交形式:
參賽作品以電子稿件形式投稿為主,文件命名為“組別+作品名稱”。作品材料用壓縮包形式投稿到電子郵箱:2579354310mqq.com,郵件標題請注明“貴州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所屬市(州)+單位名稱+聯系方式”。壓縮包內含:大賽登記表、大賽作品匯總表、參賽作品。
3.組別為:職業組、學校組。
類別為:醫學衛生、應急避險、農業科學、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科學教育等。
4.提交截止日期:2024年10月24日。
六、時間安排
1.活動宣傳啟動(2024年8月)
根據大賽的目標和預期效果,在此期間制定詳細的宣傳計劃,進行全面而有力的宣傳工作。廣泛印發大賽活動通知,通過運用多種媒體渠道,傳播大賽信息,提高公眾的參與度。
2.規則解讀+科普短視頻培訓(2024年8月)
為幫助參賽者更好地理解大賽要求、掌握短視頻制作技巧,將組織科普短視頻沙龍培訓活動,幫助參賽者學習如何構思策劃、拍攝視頻,進行后期剪輯和數據分析等關鍵技能。
3.作品征集(2024年10月31日前)
向社會公開征集參賽作品,參賽者需在此日期前按要求提交自己的作品。作品內容需以科普知識為主,科學準確、積極向上、主題鮮明,富有創意。鼓勵各市(州)根據情況組織區域賽。
4.作品評選(2024年12月前)
制定詳細的評審標準,涵蓋科學性、大眾性、藝術性、技術性等多個維度。邀請科普、教育、媒體等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團,包括科普專家、行業學者、媒體人士等,確保評審的專業性、公正性和多元性,設計公正、透明的評審流程,組織專家進行資格審查把關、評審、確定獲獎作品。
(1)參賽作品獎:按組別分別評選出一二三等獎、優秀獎若干名,并頒發證書。
(2)優秀組織獎:向大賽組織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單位,頒發優秀組織獎牌匾。
5.頒獎儀式(時間待定)
舉辦頒獎儀式,發布獲獎作品,并適時在各相關媒體平臺對獲獎作品進行展播。
6.作品展播(時間待定)
對征集到的符合條件的作品,通過各相關媒體平臺(“科普貴州”抖音號,科普中國貴州版等)對獲獎作品進行展播。
聯系人:張璐芳(18886308073)
![]() |
附件1-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作品登記表 |
![]() |
附件2-貴州省第三屆科普短視頻創作大賽-參賽作品匯總表 |
![]() |
附件3-評審標準 |
貴州工程職業學院科研處
2024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