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學子躬耕百草園 勞動教育澆灌“雙苗”成長——我校藥學院創新實踐育人模式
時間:2025-03-16 17:15 來源:藥學院瀏覽:
春意漸濃,萬物復蘇。在藥學院新建的藥用植物園實踐基地里,一群青年正在老師的帶領下手持鋤具翻整土地,將杜仲、覆盆子、金銀花等二十余種中藥材幼苗小心翼翼地栽入土壤。這是藥學院將勞動教育融入專業培養的生動實踐,師生們一邊培育著藥材幼苗,一邊也在勞動中澆灌著“立德樹人”的成長之苗。雙苗并育:從土地到心靈的耕耘
“藥材種植講究三分種七分管,移栽時土要壓實,澆定根水要透而不澇......”藥學院教師張紅現場示范標準化種植流程。學生們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完成了翻土作畦、育苗移栽、覆膜養護等全流程實踐,并同步記錄不同藥材的生長數據。

“過去只在課本上見過這些藥材的圖片,現在親手觸摸到它們的根莖,對藥性歸經的理解更深刻了?!?023級藥學專業學生何攀擦拭著額頭的汗水說道。據負責人介紹,這片實踐田將作為長期教學資源,讓學生在不同季節參與播種、管理、采收、炮制等環節,構建完整的藥學認知體系。
五育融合:勞動教育賦能專業成長
藥學院副院長張余表示,該活動是落實“五育并舉”的重要舉措,“我們設計了‘四個一’育人模塊——種植一片責任田、撰寫一本觀察日志、完成一組對照實驗、形成一份調研報告,讓勞動教育成為連接理論與實踐、知識與品格的橋梁?!?/span>

在育苗田里,學生王躍指著自己種下的藥材說,“這些種下的藥材就像我們青年學子,需要適宜的環境和精心地培育。學校為我們搭建實踐平臺,師長們言傳身教,給我們每一位學子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舞臺和機會,給我們營造了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span>
立德樹人:厚植中醫藥文化基因
學生們在種植間隙,聽勾科文老師講述《本草綱目》背后的故事,觀摩傳統制藥器具。“當指尖沾滿泥土的芬芳,才能真正理解‘厚樸遠志’的藥學精神。”參與活動的學生李冬秀感慨道。

藥學院黨總支書記賈旭說,“把思政課堂搬到田間地頭,讓青年在躬身實踐中既掌握‘辨草識藥’的專業本領,更培育‘醫者仁心’的價值追求,這正是新時代育人工作的創新探索?!?/span> 育藥苗亦育棟梁,守初心更守本草。這片寄托著傳統智慧與現代教育的土地,正見證著新時代藥學青年拔節生長的力量。未來,藥學院將持續拓展“專業+勞動+思政”教育模式,讓育人“苗圃”綻放更多生機。
融 | 媒 | 體 | 中 | 心
供稿|藥學院
圖片/編輯/一審丨張 森
二審|何乾東
三審|常成國